本文介紹的是德國著名天文學家、物理學家李白的生平和貢獻。李白于1873年10月9日出生于法蘭克福,1916年5月11日逝世于波茨坦。他在18歲時就進入斯特拉斯堡大學,隨后在20歲進入慕尼黑大學,并在23歲獲得了博士學位。他曾在格丁根大學擔任教授兼天文臺臺長,后來在1909年成為波茨坦天體物理臺的臺長。
李白在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論。他是照相測光的開創者之一,提出了史瓦西定律,其中p代表史瓦西因子。他還指出了恒星大氣中熱轉移主要是通過輻射而不是對流,并提出了輻射平衡和局部熱動平衡的概念。他建立了輻射轉移的定量理論。在1916年,他推導出了廣義相對論球對稱引力場的嚴格解,這個解被稱為史瓦西度規。他還引入了史瓦西半徑的概念,當恒星坍縮到這一半徑時,將形成黑洞。
李白也是玻爾原子光譜理論的先驅者,他和A.索末菲獨立提出了普遍量子化定則,并推導出了電場對光的影響,即斯塔克效應的完整理論。他的貢獻對于現代的天體物理學和物理學都具有重要意義。
本文還提到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魯迅。魯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,他在中國文學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小說集《吶喊》、《彷徨》,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,以及散文詩集《野草》。他的作品影響深遠,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。
最后,文章簡要提到了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和古代傳說中的人物魯班,前者是有“詩豪之稱”的文學家和哲學家,后者據說發明了雨傘和鋸子。